【长江网讯】
(武汉晨报)(记者 张付荣) 我市经济运行已有回暖苗头,昨日召开的市政府第七次全体会议透露上述信息。
今年1-4月, 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189.64亿元,增9.6%。部分区域、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好转,建材、生物医药、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纺织服装、烟草食品等产业产值均实现了增长,其中建材行业的增长达到了31%;工业生产晴雨表的用电量也开始上升,3月份全市全社会用电量22.24亿度,比2月份增长10%。
虽然经济出现了积极的苗头,但市长阮成发仍然提醒际金融危机还未见底,我市保增长任务十分艰巨,还要做好应对困难的长期准备,尤其是要放眼长远,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力。
据了解,我市初步确定重点打造14个产业,市委、市政府将创新工作机制,成立14个工作专班,对应研究、扶持相应产业发展,每个工作组由一名市领导负责。
国家特批成立“武汉新港管委会”
位于天兴洲以东70公里的长江岸线上,将崛起亿吨级大港,并问鼎中国最大内河航运港口。昨日,记者从市政府全会上了解到,中央编办特批武汉新港设立管理委员会。
今明两年,机关不得建新楼
今、明两年,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得新建办公楼,不准建设培训中心、堂馆、招待所等楼堂馆所。市政府全会昨日透露,为应对金融危机,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已做好过“紧日子”的准备。
据悉,市委、市政府专门制定了《关于切实做好厉行节约工作,坚决制止奢侈浪费的通知》,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,勤俭办一切事业。
人均收入增幅位全国前列
尽管身处经济“寒冬”,我市老百姓的荷包仍然逆势鼓起来。昨日,市统计局在市政府全会上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1~4月,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均实现可喜增长,增幅位居全国前列。
4月CPI较一年前下降1%
昨日,市统计局公布,今年4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下降1%,比3月份下降0.7%。同比价格已连续3个月下降。8大类商品中,食品、居住、衣着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、交通和通讯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等6类均下降;烟酒及用品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两项上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