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份打印纸涨到十五元 等一小时才轮到谈话机会
“马上要组织项目组开会,填补一些材料。晚上再赶去北京,时间非常紧。”昨日早上,在省发改委见到李奇(化名)时,他刚连夜从北京赶回,话语间略显疲惫。为了争项目,此前一周,他乘火车往返武汉-北京两地,夕发朝至。 李奇仅是我省发改委和各厅局派往北京“跑部”争报项目的工作人员之一。据了解,在中央公布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前一日,我省就已召开全省动员大会。 随即,省发改委各处室都行动起来,紧急搜集各线对口的项目,并轮流派人赴京“跑部”争食这块大“蛋糕”。
去北京如下汉口
李奇是省发改委负责牵头协调工业项目的办事员之一,从11月初接到任务后,“我和同事们就没有睡过好觉,满脑子都是材料。” 看着桌子上一大堆马上要报的项目表,他笑称,“没办法,国家的‘蛋糕’就那大,我们不争,就会被别人抢走。” 协调工作是重复而繁琐的。李奇每天就是组织地市州项目组搞好材料,然后上报国家发改委对口司,待国家发改委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后,再乘火车回汉整理,然后再北上,这样反复循环。“直到能通过审核的项目全部通过为止。” 李奇告诉记者,最近一周,他们几乎每晚都是在火车上度过的。在火车上,除了睡觉外,他还经常和同事们商量材料怎么弄,就地“办起公来”。虽然累,但他觉得这样效率更高,还节省住宿经费、材料打印费。 几天日行千里式的三点一线生活,是李奇平生第一次经历。而坐火车的次数比平时两三个月都多。同事形容他,去北京犹如下汉口。
一份打印纸涨到15元
更多的“跑部”人员选择了住北京。 刚“跑部”回来的省发改委一位副处长形容,国家发改委所在地三里河,宾馆早已人满为患,房价飙升了1倍多。而各地的车牌号更是眼花缭乱。 项目之多,形势十万火急,“跑部”前进谁也不愿意落后。省发改委驻京联络处所在宾馆就在三里河,步行到国家发改委也只需15分钟。 这位副处长在三里河住了8天,但他带的项目组却没那么幸运,两次都选择了在其两公里远的小宾馆住下。项目组中襄樊一位医疗工程的负责人说,他亲眼目睹了来自安徽、河南的一些工作人员,找不到宾馆,当晚就地住进了地下室。 “这无形之中,给我们增加了压力。”该负责人说,他们每天和后方保持了至少6小时以上的通信。打印材料更是不惜“血本”,在商家一份打印纸涨到15元一张时,领导命令:不要管价格,需要多少印多少。最多一次,他们打印了几百页,数千元。
等一个小时才轮到谈话机会
进京的8天时间,这位副处长和他的同事们每天都准时6点起床,7点前就抱着一堆厚厚的项目表,赶到国家发改委,“因为申报的人和项目太多,你不早到,就会被人抢先。”不到8点,各司门口都排满了等候的人。 国家发改委工作人员有限,全国会集而来数以万计的项目一时间全部集中,取得一次和他们谈话的机会,可能要等上个把小时。 据介绍,一般情况下,国家发改委工作人员先给一张标准表,先按照此表填写。在初步审查后,若符合国家投资方向,他们会对一些不足或错误的地方,口头提出更改要求。“待地方再补充之后,他们再口头提出修改意见,反复两三遍,最后进行审核。” 但每一次谈话,交流时间最多不超过15分钟。但这对于项目组而言,背后却有着庞大的工作量。 一位协调农村卫生项目的负责人说,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,我省仅村卫生室就有1800多个,每一次修改材料,都会非常枯燥繁琐。 “仅此一项,项目组连续几个晚上都熬到凌晨两三点。”他说。
快字当先争项目
根据中央“出手要快,出拳要重,措施要准,工作要实”的精神,我省提出了“确保质量,快字当先。” 目前,省发改委已轮流派了5批人员进京,针对国家投资的六大领域,把靠得住、大手笔的重点项目优先报上去。 一位负责交通设施的负责人称,他们三四位同志轮流进京,项目组人员更是超过了200人。这二十多天来,前线都在超负荷工作,中饭、晚饭均以盒饭解决。 后方更多的都是加班加点。省发改委一位工作人员介绍,连续三周都没有双休了,有时候到晚上十点多,发改委大楼很多处室的灯都还是亮的,大家都在加班。 前不久,武汉市发改委也出台了相关通知,提出了“五个凡是”,凡是今年能开工的一律开工,凡是明年一季度开工的,能提前的争取提前到今年……同时,该委也成立跑北京的专班。 “一切都在加速,时间就是金钱。”武汉市发改委一位负责人如是说。
本报记者 雷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