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是受国际油脂价格“牵连”;亏损几百万元的企业“比比皆是”
受金融风暴影响,油菜籽价格今年以来出现暴跌行情。从四、五月份到现在,现货价格每吨从12000元跌至最低7000元,亏损幅度将近50%。 湖北成品菜籽油从1.2万/吨跌到8000元/吨左右,一吨亏损4000元,而按1万吨菜籽产3500吨菜籽油计算,1万吨油菜籽亏1400多万。
本报讯(记者 万方 实习生 谌薇)国际油料油脂价格下跌,导致湖北菜籽油加工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。昨日,湖北省第十届粮油食品展示交易会开幕,与往年不同的是,今年粮食企业纷纷“搭台唱戏”,油脂企业则“愁眉苦脸”,销售区几被粮食企业占据半壁江山,难见几家菜籽油企业身影。 湖北省油菜产业协会秘书长李明辉介绍,国际油料价格下跌,波及到食用油价格凶猛下跌,湖北菜油贸易、加工企业几乎全线亏损,亏几百万元的“比比皆是”。 油菜籽价格跌了一半 “5L装的龙威一级压榨菜籽油,从3月份最高价位90元跌到现在的62元,许多消费者还觉得贵。”昨日,湖北宜都龙威粮油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咏江无奈地说,今年半年内油菜籽价格几乎跌了一半,企业亏了几百万。 每年5、6月是油菜籽收购高峰期,去年董咏江收购菜籽后,市场价一路上扬,让他尝到了甜头。今年年初,油菜籽价格再次攀升,董咏江一口气收购了几千吨油菜籽,不料市场价格到7月份突然下滑,董措手不及。 “菜籽最高价买进后,菜籽油价格却一直下跌。”董说,收购时2.8元/斤,目前跌到1.9元/斤。因此今年参展只展不卖,不想亏本赚吆喝。 做粮油加工20多年的袁新舟,也在为“套牢”的菜籽油苦恼不已。袁经营湖北奎舟粮油有限公司多年,却没能逃出亏损的厄运。今年5月,他收购700多万斤菜籽,用一个半月全部加工成菜籽油,刚卖出不到两成,油价就开始下滑。
每万吨油菜亏损千万 袁新舟给记者算一笔账,今年菜籽收购价为2.75元/斤,按每100斤菜籽榨油34斤的比率来算,100斤菜籽榨出来的油只能卖130.9元,根本收不回成本。 望着库存的1900多斤菜籽油,袁欲哭无泪:卖吧,明摆着要亏钱;不卖,资金无法正常运转。目前,他正盘算着以低价出手部分货源,用于眼下棉籽的收购加工,弥补菜籽加工的损失。 “每万吨油菜亏损千万。”湖北日月油脂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夏维军说,收购量越大,亏得越多。夏称,湖北菜籽由最高价2.8元/斤收购,而成品菜籽油从1.2万/吨跌到8000元/吨左右,一吨亏损4000元,而1万吨菜籽产3500吨菜籽油计算,1万吨油菜籽亏1400多万。 一边是原料菜籽价格下跌,一边是大豆食用油价格下跌,拉低菜籽油价格,市场零售价下跌,企业遭受两头夹击。
国际油脂价格牵连鄂企 “国际油脂价格牵连了菜籽油加工企业。”李明辉说。 据介绍,我国油料以大豆为主,60%靠进口。去年受国际市场油脂油料价格上涨的推动,食用植物油价格出现大幅的上涨,涨幅近一倍。而今年下半年,国际油脂油料价格下跌,国内食用油价跟着回落。今年下半年,国际油脂油料价格下跌,国内食用油价跟着回落。 “由于菜籽油在国际市场占据份额不大,没有话语权。”李分析,大豆油价格下跌,拉动菜籽油下滑。 据统计,受金融风暴影响,油菜籽价格今年以来出现暴跌行情。从四、五月份到现在,现货价格每吨从12000元跌至最低7000元,亏损幅度将近50%。 李介绍,一些企业缺少市场风险意识,恰好在菜籽油最高峰时大面积收购,菜籽油价格不断下滑且一蹶不振,企业遭遇亏损。
◇措施
农业部门拟推四大措施救市
本报讯(记者 万方 实习生 谌薇)往年菜籽油市场“波澜不惊”,而今年菜籽油下降五成,让众多粮油商措手不及。不过记者了解到,由于农户手中的菜籽早在5、6月收购完,他们几乎没有受到菜籽油价格下降的影响,但有为数不少的农民表示明年将减少菜籽的种植面积。 湖北省油菜产业协会秘书长李明辉说,最近他走访了湖北近200多家菜油企业,除及早参与期货交易的企业外,其余几乎全部出现亏损。 湖北日月油脂、中粮祥瑞两家公司“幸免于难”。湖北日月油脂份研发中心夏维军坦言,该公司借助期货市场,预测今年行情有变,6月油菜籽收购量比去年减少80%,减少亏损。 菜籽油价格受国际油脂价格影响,上下波动,企业如何规避风险?有关人士表示,企业可利用菜籽期货,套期保值,当企业无法预知商品价格而拥有大量库存时,可通过框定合理利润空间后,选择合适的价格入市,完成企业经营计划。 夏维军说,可延伸菜籽油产业链,挖掘深加工产品。比如用菜粕做浓缩蛋白质,使蛋白质含量达50%,代替进口鱼粉。该项目由华中农业大学研发,在襄樊老河口一家公司运作。夏透露,日月油脂酝酿上该项目。 李明辉表示,首先国家以高出市场价的2.4元/斤价格收购油菜籽做储备,出台惠农措施保证产量;其次,对菜籽品种改良,扩大油料种植面积,降低成本;再次加大菜籽油功效宣传,引导消费者更多食用本地产菜籽油;再次,减少油料进口,降低油料对外依存度,增加国际油料市场话语权。 ◇花絮
两大菜籽油企业 PK粮交会
省政府曾提出,要依托传统产业优势,发挥科研优势,调动企业积极性,深入挖掘潜力,将适合种油菜的坡地、荒山、滩涂等边角地带也种上油菜,采取“基地+企业+农户”的方式,打造“一壶油”工程。 这一目标,也引来一些湖北企业的争夺。 “湖北是油菜大省,要做好自己的菜籽油,使之不受国际市场影响,这样价格才不会大起大落。”昨日,湖北日月油脂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夏维军说,日月油脂要争创“中国名牌”菜籽油,争取湖北“一壶油”称号。夏称,该公司将逐步进入四川、陕西、河南等市场,计划1-2年内把长江流域菜籽油消费市场做好。 而在该展会的另一侧,中粮祥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则推出荆楚花一级菜籽油。该公司综合管理部谭海涛说,菜籽油采取非转基因菜籽,目标是打造湖北“一壶油”工程领军企业。 本报记者 万方 实习生 谌薇
大米变身“薯条” 附加值增30倍
大米深加工,变身米薯条,附加值增长30倍。昨日的粮油展交会上,营养粥、仙贝、饼干……越来越多的粮食深加工产品映入眼帘,不少市民对一种用大米做成的“薯条”兴趣浓厚。 这种“薯条”产自湖北福娃公司,有香辣、番茄、原味三种口味,入口即化,每袋售价3元。展区负责人周胜笑称,应该叫“米条”更贴切。原来,该产品是将碎米用积压膨化设备积压成形,做成条状,在表面撒些土豆粉,故称之为“薯条”。 福娃集团董事长谢松柏透露,每袋整米总会有些碎米淘汰下来,以前这些碎米都卖给了啤酒厂或是味精厂,一吨只能卖1700元。自从把碎米深加工成休闲食品,一斤碎米可以加工成5斤薯条,一吨可卖6万元,是之前的30多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