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牌缺乏号召力 规范标准将出台
临到国庆消费旺季,位于武汉徐东团结路的一家“临湖沐足”却悄然关门停业。记者从工商部门获悉,近半年来,武汉杂牌沐足店已先后有几十家注销了营业执照。业内人士介绍,随着国家及武汉沐足标准的加紧制定,沐足行业洗牌加剧,中小沐足店衰微成必然趋势。
中小沐足店加速衰微
2008年,陈清华为自己的沐足店着急上火。他的店子原名金色时光,位于徐东秦园路,本以为周围酒店多,客人饭后洗脚几率大,不料由于品牌知名度较低,管理不规范,经营了年把,不仅没赚钱,还亏了不少。 “我基本上洗遍了武汉的洗脚店,最终决定,拿掉自己的店名,加盟别人,走品牌化的路子。”陈清华说。 记者从武汉市餐饮管理服务处获悉,目前武汉上千家沐足店,除几个大品牌外,盈利的并不多。据工商部门不完全统计,受金融危机影响,从2008年至今,已有超过200家中小沐足店歇业。
将迈入寡头时代
8月份,全国保健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成立,该委员会最早将于明年出台沐足规范标准。与此同时,武汉市餐饮管理服务处也在加紧制定武汉地方沐足标准。 据了解,全国标准对“患手足癣、健康证、茶具和修脚工具消毒”等问题都将有更严格的要求,对没有经过相关培训就上岗的从业人员将按照无证上岗处理。武汉标准中对足浴行业的按摩、搓背、修脚、推拿等服务流程将进行统一规范。 汉口新楚和沐足店老板崔权认为,行业标准的出台,最终是有利于龙头企业,小型沐足店将面临淘汰。 武汉市餐饮管理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,无论是国家还是武汉市的标准,都是一个指导性标准,并不会强制推行,但对整个行业而言,强者更强的寡头局面将出现,中小沐足店要么依靠特色,要么加盟大型品牌店,要么转行。
|